【回望中国/探索前沿新事物】闽海风潮映丝路——回顾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十二周年及福建省的实践——

【回望中国/探索前沿新事物】闽海风潮映丝路——回顾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十二周年及福建省的实践——

(原标题:【镜像中国·探索新边疆】福建海潮汐映丝路——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十二周年回顾与福建省实践)

丝绸之路连通世界,福建熠熠生辉。从厦门金鸡奖到福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电影作为国际上传播最广泛的艺术形式之一,已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递多元文明的重要媒介,生动诠释了福建在电影领域的深刻探索和创新实践。以光影为媒介,以文化为桥梁的电影,在精神上跨越山海。今天的热门论坛邀您探索新领域,体验光影的“福建智慧”。 “岷江畔,光影交汇,两城交织,丝绸之路蓬勃发展2013年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宏伟蓝图,勾画了建设人类新文明的宏伟蓝图。次年,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诞生,在古代陆海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西安、福州交替蓬勃发展。今天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也是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这一十二年的文化盛会犹如丝绸之路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不仅为世界电影文化交流搭建了一座辉煌的桥梁,也为福建省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建设文化强国。福建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诞生地和实践地。 2014年,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福建省委、省政府将成功举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纳入全省“一号工程”,与陕西省共同创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这是我国唯一的“两城轮转”模式,打造了继北京、上海之后我国第三个国际电影节。高层次谋划、高层次推进。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层领导将参加第二届,并担任第四届、第六届、第八届、第十届、第十二届电影节名誉主席。省政府主要领导联合担任即将在西安举办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组委会。主任:建立“省委统筹、国家电影局指导、省级部门横向配合、福州(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主办方)、厦门(金鸡百花中国电影节主办方)横向配合”四级指挥体系,确保各项筹备工作顺利高效运转。机制护航,政策赋能。出台《福建省“十四五”电影发展规划》、《福州市支持影视产业发展多项措施》等20余项政策文件,设立省级丝路电影产业专项基金,以制度优势展现福建“快做强”的风采。文化信任,福建的表达。电影节开闭幕式及一系列活动巧妙融合“福建文化”、“妈祖文化”、“船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元素,如闽剧表演、软木画、寿山石展览以及著名的福州小吃体验等,让各国都能欣赏到。嘉宾们通过光影艺术感受了福建独特的历史底蕴和文化魅力,展现了“新鲜福建”、“福州民族”的现代形象和文化自信。学术阐释与理论升华。创办《丝绸之路电影研究》期刊,举办“文明互鉴与电影话语”系列高峰论坛,出版《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蓝皮书》等智库成果逾180万字,将电影节管理实践提升为理论成果以电影为媒介,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文明因交流而丰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参赛影片数量从第一届的187部上升到第十二届的3500余部,参赛国家从25个增加到135个。12年来,福建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放大中国声音”的严肃指示。并将一种“滴水穿石”的坚韧,应用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伟大著作中。倡议已转化为跨越山海的文明对话,共建“一带一路”已从理念发展成为全球电影人共同参与的实践平台。我们用实际行动拓宽了“世界之路”传承福建中华文化,创新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丝绸之路以打造“文化中心”为目标,共建“一带一路”。福建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东部起点,郑和七下西洋从这里开始,福州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客商。如今,福建省正充分发挥“侨、台、特、海”优势以电影节为手段,将“无数船只渡海”的古老场景变成看得见、听得见、感知到的电影故事。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期间,来自9个国家的19位电影界代表共同签署了《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国家电影产业贸易平台联盟宣言》。发布“一带一路图画电影产业联盟”,会员由发起时的9个国家31家机构增加到40个国家218家机构。电影节还推出了“主宾国”系列活动,丝路电影已成为亚洲最大的跨境电影合作平台,交流平台丰富而专业。设立“金丝路”荣誉媒体类别(后提升为“金路奖”),评审机制成为亚洲最大的跨境电影合作平台。我们建立了电影论坛、调查、电影市场、创投会、电影放映、大师班、青少年训练营等一系列平台,促进艺术欣赏、学术研讨会、项目合作、人才培训等各方面的深入交流,并特别关注青年电影人,共培养了412名青年导演和青年导演。拍摄了1100多部短片。其中,《待命》、《陌生人》等23部影片在福州全球影院上映。产业合作更加深入、更加充实。电影节从早期的电影放映、文化交流逐渐演变为深度的产业合作。促成了众多中外合拍片合同、版权交易和影视基础设施合作备忘录。柬埔寨(中国)电影文化版权交易中心在福建福州成立,与马来西亚签署合作备忘录,项目包括《冒险城》(中法)、《红象行动》(中非)等多个联合制作项目。 2023年,“丝路电影云交易平台”上线,网络版权交易总额将达3.2亿元,“一带一路”电影市场实现“24小时运营”《我们的一天》,被《综艺》杂志誉为“数字丝绸之路的东方实验”。两岸融合不断深化,利用福建对台湾的独特优势,迄今为止在福建举办的所有电影节均设立了台湾电影展映部门。2025年,一系列两岸电影共享活动和“台湾影视服务窗口”将开启,两岸电影总数合拍项目将突破5亿元,为促进两岸影视文化交流合作、增进两岸同胞精神和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3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响应《关于构建两岸综合发展的意见》,发布了《关于支持福建省探索两岸综合发展新路径》。12年来,福建始终以电影为桥梁,将“丝路精神”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融入整个电影节,让世界在光影中看到中国,让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上拥抱世界,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福建最具情感和文化底蕴的方案,从“大从“写意”到“工笔画”,聚焦发展,打造提升城市能量水平的“光影画卷”。“城因影兴,影遍城。”12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以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为契机,“办节兴城,以节促生产”。取得了“一部电影点亮一座城市”的协同效应,城市和福州、厦门、泉州等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成为全球城市网络的一部分。此后,坚定推行“出圈”理念。重建城市文化地标。以福州三坊七路、上下杭、泉州古镇等世界遗产为基础,融入“福州电影”沉浸式体验场景,打造“一巷一影”主题街区,打造“福川舞台”、“马鞍墙3D秀”等热门IP,让“烟花”与“电影风格”相得益彰。福州也实现了从“历史文化名城”到“全球创意城市”的辉煌转变。完善影视基础设施。初步建成福州、厦门、漳州、泉州、平潭、泰宁6个省级电影基地。这有我推动福建省20个主要影视基地建设,形成“山、海、岛、城”全要素的影视拍摄体系,每年吸引100部以上影视作品来闽拍摄,拉动社会投资超过100亿元。创新“电影/电视+”消费场景。建立了“创投、摄影、后期、发行、交易”的综合服务体系。全省票房收入稳步增长,2024年将达到13.92亿元,位居全国前列,实现了“小省办大电影、黄金地段拍精品片”。以“福州电影之后”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已启动。 2024年中秋、国庆假期,福州游客量同比增长68%,居全国省份第一首都。电影节是名副其实的“交通窗口”和“经济引擎”。 12年春秋,12年匠心与心血。在此过程中,福建省稳步前进,取得了显著成效。数据显示,福建文化产业增加值较电影节初期增长122%,影视产业规模也随之增长,不断保持在国内行业前列。文化造福人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之本、造福人民”的“初心使命”。福建省始终牢记“让人民享受更丰富、更高品质的精神文化生活”的使命,秉承“电影惠民、文化共享”的理念,举办感动周边群众的电影节。 “福建省地方公益评估“+城市街区快闪+社区沉浸式观影”,创新的三级联动,将优质电影资源直接送到基层、送到市民手中。 12年来,电影节期间共举办慈善放映12.3万场,覆盖全州各城市(街道),吸引超过2100万观众。福州创新“光明电影院”无障碍观影,讲述500余场。将开展“祝福电影院”巡展、“丝路闽陕”联展、“4K经典修复”等活动,复兴老电影,保存银幕佳作,让人们“在家门口”享受国际光影盛典,让电影成为最贴近百姓的最流行的艺术形式。打破传统观影模式。电影节等沉浸式、高度互动的惠民活动证书、电影文化市场、电影服装道具展览、虚拟增强现实电影体验、影视动漫人物巡游等,让人们不仅成为观众,还成为参与者、体验者,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艺术教育启发未来。青少年训练营和短片比赛,我们已经培训了4200多名全网人才,包括编剧、导演、技术人员和制片人。迄今为止,他已举办超过500场电影大师班、读剧本王牌等公益活动,参与人数超过80万人,使电影节成为“没有围墙的艺术学院”,让电影艺术在各地山河中代代相传。共享节日气氛,福州市将对接全市文旅资源,推出主题旅游线路、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等,将电影节效应延伸到吃、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让市民和游客充分体验电影节氛围,确保“一带一路”共建成果惠及广大群众,真正实现了“让人民成为电影的主角,让电影走进人们的生活”。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从最初的探索到第十二届的丰硕成果,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5年,各级各类媒体平台发布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报道超过14.5万篇,网络传播量超过5.5亿次,阅读量超过2000万次。网络浏览量5次,微博话题浏览量2.2亿,抖音话题浏览量2.7亿。有超过10,000个案例。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已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文化盛会,成为福建文化与中国电影界沟通的坚强桥梁。拉塞达路上十二年的光影,十二年春秋的变迁。福建省以“伟大民族”为灵魂,以“丝路精神”为本质,以“电影艺术”为翅膀。将电影史加入文明与城市互学互鉴的历史之中。城市崛起史、人民幸福史,为千年丝绸之路的伟大历史留下了“福建足迹”,贡献了“福建智慧”。 12年是一个陆地分支周期。 2012年是文明的变迁。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已从一颗文化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福建省服务国家战略的忠实责任铭刻在年轮上,枝叶间绽放着文明交流互鉴的灿烂花朵。 “东南潮起,丝路远去”。福建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把“光影丝绸之路”打造成“出路”。我们将推动数字丝绸之路、工业丝绸之路、大众丝绸之路全面拓展,“铁箱大使”电影将继续跨越千山万水,代表更加壮丽的丝绸之路。这是福建版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